2023 年 2 月 24 日,由国际科技信息中心主办,ai time承办的scitic论坛——数字化创意探索,从流浪地球说起美好收官。scitic论坛由国际科技信息中心倾力打造,围绕深圳“20 8”产业集群相关方向与研究领域,邀请国内外青年学者、科研与产业界专家进行技术前沿与产业趋势内容分享,旨在通过前沿领域输出和观点思辨来探讨各领域的未来发展以及互相之间的交叉与融合。
本期活动是scitic论坛系列直播活动的第三期,邀请到了北京漫传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ceo李赟、中国传媒大学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欣、导演,编剧,xr和aigc艺术家海辛、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阿派朗创造力乐园联合创始人吴卓浩。四位嘉宾从当下的热点出发,与大家共同探索数字化创意。本次活动共吸引了线上约2. 1 万人次观看,引发了观众对数字化创意的热议。
李赟:以科幻和现实的双重视角仰视《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2》的火热出圈再一次引起了广大科技爱好者对ai的关注,这部电影里不仅拥有丰满的故事情节,更给观众带来了一次流畅精彩的视觉体验。人类要实现“流浪地球计划”,无疑需要强大的算力来帮助人类实现各种想象中的“可能”和“不可能”。如果真的有一天全人类要共同面对和应对太阳氦闪这样的重大生存危机,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前沿应用技术,必然会发挥巨大的支持作用。李赟老师本次分享从流浪地球的衍生内容——刘慈欣科幻漫画系列《流浪地球》的故事视角出发,首先介绍了关于《流浪地球》的背景知识,然后围绕变轨加速和引力弹弓两个概念展示了地球是怎样飞出太阳系的,最后分析了《流浪地球》与ai的关系,与大家共享了《流浪地球》的故事。
吕欣:虚拟数字人:凯发客户端登录媒介的核心入口
说起元宇宙,很多人认为它可能会将人类带入一个虚无的深渊,另一方面,随着chatgpt的崛起,很多人会觉得元宇宙的热潮已经过去,未来落地应用的ai才是当下社会应该追逐的重点。吕欣老师在本次交流中分享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其实元宇宙并不是一个科幻的名词和虚无缥缈的概念,它在很多不同的媒介时代里都或多或少地出现过,它是人们对于有关幻想、理想的精神世界的一种媒介投射,它是新一代媒介技术到了一个阶段之后必然到来的一个时代。吕欣老师结合自己平时的创作、科研给大家做了一个简单的分享,首先介绍了不同时代的“元宇宙”的呈现形式,然后分析了媒介进化的规律,展示了后网络时代的“元宇宙”媒介感官体验的变化与进化过程,最后总结了数字人的发展趋势,未来我们不仅会拥有一个现实世界,还会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
海辛:aigc下的创作者实践
海辛老师主要从《上海自然博物馆ip设计、虚拟生物演化史》、《这就是街舞 5 舞美设计》、《炼丹:ai纹身贴、ai卡牌、ai美甲生成器》、《chatgpt:黑暗料理生成器》四个项目中分享了自己过去一年来的创作过程和作品成果,她表示ai设计会是表达新时代艺术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快速地迭代我们的想法,赋能我们的作品设计和创作,同时也能够让更多的非专业领域的艺术爱好者有更多的机会去进行个人的艺术创作。
吴卓浩:青少年与ai的共创
ai科技与应用的快速发展,让青少年获得了越来越强的“创意放大器”。ai就像一扇时空门,让青少年得以跨越时间空间,与全人类的文明结晶一起共创,充分激发创意、展开超越当前自身技能的探索与实践。吴卓浩老师通过介绍小朋友与ai共创的绘画作品,展示了ai设计过程中强大与奇妙的创造力,ai不仅能够帮助放大且拓展小朋友的创意,还可以激发小朋友们的创作思维,让青少年从小培养一种与ai合作共创的思维能力。
debate: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波ai科技应用,尤其在各行各业的创意领域,给人们带来了怎样的机会与挑战?
吕欣:在数字人领域,我特别欣喜地看到今年chatgpt能够快速地成熟以及进化,因为之前在数字人领域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我称之为“数字傀儡”或者“数字皮囊”,他只能通过我们人类喂给它的tts生成的语料,这种语料简单地做一个传声筒,去复述人想要表达的一个刻板的信息。所以说它背后如果没有“灵魂”,那么它离智能化的路径就会差得很远。那么现在有了chatgpt语义层面的注入,我认为下一步人类的传感器技术,比如说皮肤电技术、眼动技术、肢体识别、面部技术的成熟,就能够进一步地发展。像今年的苹果手表可能在下一代中,将能够非常好地监测到血脂,那么智能硬件通过捕捉人的生物数据与情感算法结合,将数据映射推送给数字人,数字人将能够实现一个质的飞跃,将不再是一个数字傀儡,而是具有一个可以理解你感受你情感,可以跟你多轮对话,并且可以通过一种人类的类似情感,通过多模态的肢体表达,把情感再回传表达给你,这样的话将会是人类媒介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它意味着从前我们认为的一个无生命无智能的机器会在视觉、情感上跟人产生极强的共情能力,我觉得人工智能再加上智能硬件的发展将有可能会是人类文明的一次重大飞跃。
海辛:chatgpt的出现对我们的工作也有着影响,在我自己的项目中,我不太了解的东西,就不会再去问人类,chatgpt就可以给我一个很好的反馈。比如说是一些小的代码问题,如果是问程序员朋友就会显得大材小用,而通过chatgpt就能够大量地实现我自己想做的项目。对于影视行业的人来说,我们就可以快速地学习到我们可能会需要用到行业背景中没有的技能。另一方面,chatgpt的共情能力和想象力都会更强一点,我们会告诉它我们需要创造一个角色的特征,怎样才能让这个角色更有表现力,chatgpt就能结合人类的历史告诉我们应该给角色选择怎样的服装和配饰,这些意见对于我们的工作会非常有启发性。所以我觉得chatgpt不仅是我们学习其他领域的一个助手,同时它对于我们自己领域的东西也会是一个非常好的头脑风暴。
李赟:作为一个正在看着ai快速推动时代往前走的普通人,我会有点焦虑。ai的深度应用,对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着巨大影响。 2016 年我陪同刘慈欣老师去欧洲三国做活动的时候,有西班牙的记者当时就向刘慈欣老师提问到,您认为在未来的30- 50 年内,对人类社会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是什么?彼时人工智能还没有受到这么大的关注,也没有在应用层面取得这么大的突破。当时,刘慈欣老师就说到人工智能,他认为,ai会对人类社会带来很多新的挑战。首先,就业就是第 一个挑战,ai发展到今天,固然会成为人类在很多领域开疆拓土的一个辅助性的工具,但放在更大的产业层面上,对于资本来讲,更希望ai技术能够支持他们实现人工的大量替代,包括蓝领、白领岗位。人工智能在和自动化控制结合后,会替代大量的工程师,在其他行业也一定有很多这种情况的发生。比如在我从事的漫画创作行业中,我们从编剧到绘画创作,这应该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如果用传统的绘画方式来进行创作的话,所需要的人力付出是很可观的,比如之前我公司合作过的欧洲艺术家,他一辈子可能只能创作出十几部漫画作品,有了ai之后,会推动业态发生巨大的变化。当然挑战和机遇是共存的,我觉得无论是作为一个普通人,还是行业中的从业者,大家用新的视角去审视ai的到来,尽可能用ai技术的发展为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些便利,甚至一些显著的突破。
吴卓浩:我最近在跟一些朋友聊天,也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观点。chatgpt能对个人日常生活中提供的服务非常厉害,但是也出现一个问题,就是chatgpt没有办法对于事情的真实性完全负起责任来。因为chatgpt是基于ai的生成模型,在生成内容的时候,会按照算法进行扩散;类似ai生成图片,每次生成的图片都会不一样,就是因为扩散的效果。但是扩散的效果用在chatgpt这种生成语言文字或数据的情况下,就可能导致出现不准确的内容。我也想和各位专家探讨一下,当chatgpt使用在创作中,即在内容上对事实性是有非常清晰的要求的,但是chatgpt本身因为扩散的效果又不能够完全保证准确性,大家觉得在你们的工作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问题,然后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规避这样的问题呢?
吕欣:我现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高校老师里面他焦虑的人群还是比较大的,那么焦虑点主要有两个。第 一个就是现在很多新闻中会报道,有些学生写作业或论文全部参考了chatgpt,甚至在讨论课题申报的时候,很多老师也想到了使用chatgpt来进行一个辅助的文字填报工作。那实际上我们就面临这样一个问题:随着chatgpt版本的升级,那么它在文字和表意层面的能力可能会大幅度地超越现在的学生水平。因为不论是在学术,还是文字,还是创作,都是一个符号化的过程,在这个层面ai超越人类的步伐会越来越快。就比如在创意方面,我的一个研究生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完成了他的毕业设计,而在ai的辅助下,专业人员可能只需要三四天就能完成一个更具备商业成熟度、更加能够落地甚至可以实现商品化的一种精简的商业设计,所以对于这种能力我的态度一方面是喜忧参半,另一方面也是值得期待。第二个就是准确性这方面,这是在任何的一个媒介进化的阶段都会出现的问题,如果我们只是将其作为一个辅助工具来看,那么对于真实性的判断还是需要一个有效的方法或是有效的验证手段,所以现阶段我们只需要将ai当做辅助工具充分利用,实现人机共创,这才是当下与ai相处的一个比较好的状态。
海辛:说到chatgpt准确性这个问题,我还是深有同感的。我认为我们使用chatgpt的人对最终的结果要负责。就比如在某个项目的申报书中,chatgpt写出来的数据和结论看起来是言之凿凿的,但是最终会发现与人为的计算结果不相符,所以chatgpt在某些模式上会让人类觉得他好像是个专家,但是他确实还是会存在一些准确性上的问题,这也可能是它今后会迭代的一个方向。另外就是ai对行业的影响,很多艺术家和设计师会感觉很焦虑,但是我相信能够发挥出ai最 大价值的还是有能力的艺术家,也就是说我们整个行业可能会因为有ai的原因,整体质量会上升很多,但同时他也给了我们一个新的上限的可能性。我也很期待像光书这种国内cg行业头部的创作者,他们在ai的加持下能够将艺术提升一个新的维度。我觉得艺术不会止步于此,有了ai之后,人类和ai在进行一个磨合探索之后,会出现新的风格,新的变化和新的可能性。
吴卓浩:有一个新的说法:不是ai淘汰人,而是善用ai的人淘汰不善用ai的人。尤其是真正在努力做好创意作品的人,都会更明白自己的思想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李赟:我个人也非常期待,ai在进入我们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之后,特别是生产领域,它能够根本上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固然会有大量的人因ai而失业,但如果ai能够使更少的人工作却产出更大的社会财富,人类在整体上就有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或是研究一些现阶段ai尚未能实现的生活、生产领域的创想。在更加充分地利用人的智慧的基础上,或许人类在摆脱了大量的事务性工作的限制之后,有更多的精力去从事创造性工作,从而使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变得更加丰富、精彩。这是从乐观的角度看,ai会给我们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带来的一个机会。
吴卓浩:对,确实是。无论我们是说人类与ai合作,或是ai取代人类,从本质上来说,我更愿意把ai看成一个时空门,我们透过这个时空门跟全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文明结晶在合作,因为我们有机会在更好的基础上开展工作。在ai的帮助下,我们能够做成过去很多只有“大家”才能够做到的事情,而且是一个人可以在很多不同的事情上都得到不错的效果,仿佛成为了“大家”。
李赟:有了ai的辅助之后,一些艺术领域的爱好者就真的有可能拿出一些惊为天人的作品来,普通人甚至也能创作出比个人艺术禀赋高得多的作品和艺术产出,退一步说,就算没有很高的商业价值,但对于陶冶个人艺术情操、丰富个人的艺术品味也会有很大帮助。
吴卓浩:chatgpt的火爆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ai若是进一步发展能够推动元宇宙的建设,那么虚拟世界的成本就会大幅降低,才有可能真正迎来元宇宙。
李赟:确实如此,ai恰恰是元宇宙建设的一个底层技术,在很多方面都能够支持元宇宙概念下各种业态的发展。所以,我觉得在如今这样一个很多应用技术都很有爆发力的时代,很多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协同效应的。一旦人类取得了某些重大技术突破,那么由技术融合而产生的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爆发力是不可想象的。
吕欣:我认为人工智能最 大的优点是他通过一套独特的技术机制,把人类沉淀上千年的艺术的创作规律、风格包括手法,做了系统性的梳理和归纳,然后变成非常简单易用,可以通过技术赋能让每个人都能够转化出的一种成果。所以说归根到底人工智能创造出的作品依然还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只是它提高了创作效率,简化了一个漫长的艺术绘画的基础学习过程,让一些可能没有美术学习机会的人也有可能创作出优 秀的作品,让有美术基础的人创作出更好的作品来,我认为这是一个正向的价值,它会让人类艺术的姿态和风格更加多元,更加有趣。
吴卓浩:过去一年多,在ai生成图像的领域、以及chatgpt,都是做了大量的底层基础工作,有了很多开源的工作之后,才结出的丰硕果实。同样的,在人文、艺术、设计领域中,也有大量的基础工作需要做。未来一定是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融合,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历史悠久,拥有丰富文化的国家来说,在中国未来的元宇宙中,一定是有大量传统文化和人文历史的元素。可是今天在ai生成的时候,大部分的训练素材都是西方世界的文学艺术,想要使用中国的内容却很少;如果哪里能够支持高校、专家做成这些基础性的工作,那真的会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如果用一句话让各位专家向各位观看论坛的观众推荐使用chatgpt或者ai艺术相关的工具,去做一些能够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超越过去能力、甚至超越认知事情,大家会如何推荐呢?
吴卓浩:我先抛砖引玉,欢迎大家积极主动地拥抱ai,和ai各展所长、共生共创。
吕欣:不要畏惧ai的威胁,积极地去尝试,从简单的chatgpt去入手,你会发现它的妙处,让它的这个技术赋能在你的职业生活与精神世界里面。
海辛:我想到了stability ai的创始人emad,他说:“如果你是年轻人的话,你现在应该放下所有的事情去做ai”。这也是我自己相信的,未来我们肯定不会重复历史,因为有了ai我们可能会创造出人类新的历史或者人类新的可能性。
李赟:我觉得人类和ai之间比较核心的一个差别是,人类拥有想象力,这也是人类创造了一个精彩丰富、绚丽无比的多元世界的核心能力,期待大家在用好ai的同时,也要将人类的这种想象力优势保持和发扬下去。
吴卓浩:在stability diffusion之前,没有开源的体系出现之前,ai绘画是一个个发展缓慢的封闭世界。但是在开源之后,全世界的有理想又有能力的人都能够基于这样的开源体系去做各种各样的事情。期待未来中国也能够出现更多的人一起建设开源平台,把新生事物更好地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