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风行的神谶文化以及之后日臻成熟的佛家、道家思想,为三体互鉴的“凯发客户端登录”提供了发展的土壤,反映在语言文学上,衍生出“沧海桑田”“精卫填海”“夸父逐日”等神话故事。
“沧海桑田”源自晋代葛洪的《神仙传》,说的是汉桓帝时有两个神仙——王远和麻姑,因为他们已经有五百多年没见面了,便相约到蔡经家喝酒。两人相见后,姗姗来迟的麻姑说自从她得道以来,亲眼看到东海三度变成桑田,又三度变回沧海,刚才到蓬莱巡视,发现水位降了一半,难道它又要变成桑田了?王远叹息着说:“是啊,大海的水位在下降,转眼间又要变成陆地,扬起尘土,成为人们种桑养蚕的良田了。”
“山中方七日,世上已千年”,古人讲述的神话故事我们并非都明白,在今天来看,多少带有光怪陆离、荒诞离奇的色彩,却与当下流行的“元宇宙”的一些概念相暗合。麻姑“年可十八九许”,却与王远五百多年未相见,她还三次看到“沧海桑田”的变化——她是谁?她的世界在哪里?
或许正因如此,这种常人无法想象、用常理无法解释的巨大变化才称得上“沧海桑田”。
为什么会用“沧”和“桑”来表达这样的意思呢?
“沧”是形声字,一般来说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本义——寒冷,《说文解字》有言:“沧,寒也。”另一个是假借义,“沧”同“苍”,表示深绿色或暗绿色。“沧”的两个字义与“海”的苍茫、广大极为匹配。而“沧海”一词或出现于汉代,有人说《山海经》记载了“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其实这只是东汉初年王充《论衡·订鬼篇》中的引述。像《史记》《汉书》中所说的“沧海(之)郡”、西汉董仲舒的“故受命而海内顺之,犹众星之共北辰,流之宗沧海也”(《春秋繁露》)以及东汉曹操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步出夏门行》)等十余个语用例,成为“沧海”一词在汉代出现的例证。
“桑田”是农耕时代人们赖以生存的命根子。“桑”作为最早被人类认识的植物,既可以用来养蚕缫丝,桑葚又可食用养生,是先民最喜爱的衣、食两用的植物,“桑”和“桑田”也成为出现很早且使用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上至“桑土既蚕,是降丘宅土”(《尚书·禹贡》),下到“一觉不知天地老,醒来又见几桑田”(《警世通言》),通过古代语料检索,一共发现了4783个“桑”字,“桑田”一词也出现过165次,其中大多数的“桑田”意为“种桑的土地”,其余则是天地变化巨大、岁月穿梭迅疾的意思。《诗经》里的“桑”最多,例如“阪有桑,隰有杨”(《车邻》)“交交黄鸟,止于桑”(《黄鸟》)“彼汾一方,言采其桑”(《汾沮洳》)等。
“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沧海桑田”反映的是宏大、复杂且极具想象力的时空转换,其空间的巨大、时间的绵延、变化的纷繁等,别的词语很难触及这样的层级和深度。
这种将多维空间融于一体的词语还有很多,正如白居易《长恨歌》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所表现的天庭、人间、地府三位一体的架构,时间和空间的穿梭往来,在现实和虚幻中不断交叉、转换……其实古人比我们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从这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景龙